特稿|行进缅甸灾区 我国救援分秒必争
3月31日零时40分,我国救援队经过5个多小时严峻救援,在缅甸曼德勒救出一名女人。新华社记者 才扬 摄
当地时刻3月28日12时50分许,缅甸产生7.9级地震。我国救援力气随即与时刻打开赛跑:集结、飞赴、抵进、施援……在曼德勒、在内比都、在仰光,都有中方救援队繁忙奋战的身影,与之相伴的,还有一再传来的幸存者获救的音讯。
3月30日,在缅甸曼德勒,我国救援队队员在长城饭馆打开救援。新华社记者 才扬 摄
“我国和缅甸是患难与共的命运共同体,两国公民胞波友情深沉。中方愿向缅方供给需求的帮忙,支撑灾区公民提前打败灾祸、重建家园。”3月29日,灾祸产生后不到24小时,习主席向缅甸领导人敏昂莱致慰劳电。
3月30日,在缅甸曼德勒,我国救援队队员在长城饭馆打开救援。新华社记者 才扬 摄
5个多小时后,一架国航包机下降在缅甸仰光机场。我国救援队一行82人装备妥当,鱼贯而出,方针直指震中所在地——灾情严峻的曼德勒省。
受地震影响,曼德勒省周边机场不具备大型客机起降条件。为了尽可能多地争夺震后“黄金72小时”救援时刻,我国救援队当即决定在大巴上过夜,连夜奔赴灾区。
3月30日,在缅甸曼德勒,我国救援队队员在长城饭馆打开救援。新华社记者 才扬 摄
路途阻断、信号不通、环境杂乱,重重困难缠绊着部队行进的脚步,600多公里的旅程足足走了20多个小时……
“过了这座桥便是曼德勒市了。”跟着导游的指引望去,碎石瓦砾、残垣断壁逐步增多,沿途寺庙崩塌、校园损毁,高层建筑外表裂缝显着。不少受灾大众坐在路旁边,等候转运车辆。
3月30日,在缅甸曼德勒,我国救援队队员在长城饭馆打开救援。新华社记者 才扬 摄
除了救援“国家队”,云南和香港等当地救援队、蓝天和公羊等民间救援队也敏捷驰援,以最快速度向震中进发。
作为第一支抵达缅甸的中方救援队,云南救援医疗队于30日清晨5时左右,便在内比都一家医院的废墟中,救出一名被困近40小时的白叟。这也是中方救援队抵达缅甸后救出的第一名幸存者。
3月30日,在缅甸曼德勒,我国救援队队员在长城饭馆打开救援。新华社记者 才扬 摄
30日上午,敏昂莱在内比都欧达拉蒂利医院慰劳云南救援医疗队全体成员,对他们第一时刻到缅救援表示感谢。
3月30日,在缅甸曼德勒,我国救援队队员在长城饭馆打开救援。新华社记者 才扬 摄
有150多万人口的曼德勒市,距震中不到20公里,是离震中最近的大城市,也是这次救援的要点。
我国蓝天救援队勘察组队员李文阳说,他们以曼德勒市云南会馆为中心点,分红东南西北4个勘察区域。志愿者们帮忙收集失踪人口、幸存者、遇难者信息,并将信息汇总到先遣队,便利为救援做组织。
上百名缅甸华裔华人青年志愿者响应号召,在救援队专业指导下打开信息收集、震区状况勘探等技术信息和后勤保障作业。
坐落曼德勒市区的天空公寓为三栋11层的公寓楼群,其间两座彻底崩塌,另一座楼体5层以下产生坐沉垮塌。30日上午,当地救援人员在废墟上探测到还有幸存者。中方救援队随即参加,与缅方一道打开作业,分批次进入废墟企图解救幸存者。
内比都,30日晚,夜色沉郁。在引擎轰鸣中,两架我国空军大型运送机运-20稳稳下降。由118名队员组成的我国国际救援队,带着6条搜救犬、2台救援车和很多救援装备和医疗用品抵达缅甸。
这批队员包含地震专家、结构工程师、搜救队员、医疗队员及搜救犬分队,装备生命探测仪、破拆设备及野战医院体系,可独立打开震区两个方向72小时高强度救援举动。
30日晚,我国救援队大巴一抵达曼德勒市,一支16人的突击小队就敏捷调集动身,前往实地踏勘。
在当地一家饭馆,七层大楼从二层处开裂坍毁,钢筋和管道错综交错,一些人被困在废墟中。
“人先进去探明方位,设备一到就开端着手。”我国救援队举动队副队长王墨在细心地了解被困人员信息后敏捷拟定救援计划,指挥队员们有序举动。
30日早一点的时分,湖南岳麓蓝天救援队在曼德勒梵学礼堂经过生命探测仪发现一名幸存者,随后与当地消防队协作打开破拆解救,成功将幸存者救出。
幸存者获救的音讯不断传来。一名孕妈妈获救、一名女童获救……当担架抬出废墟的那一刻,等候在现场的当地民众兴起掌来。
应缅甸政府恳求,我国政府决定向缅甸供给1亿块钱紧迫人道主义地震救灾帮助,派出两支救援队,供给帐子、毛毯、急救包、食物、饮用水等灾区急需物资。30日,云南省紧迫调运衣服、药品、便利面、帐子等日子及救援物资共约7.3吨,包机从昆明飞往仰光。此前,一批由云南省德宏州紧迫调运的物资在中缅边境瑞丽口岸顺畅通关,直送灾区。
在地震重灾区,救援队仍在据守。两小时救出3人,七小时救出4人,从4人再到6人……中方救援人员分秒必争,不舍昼夜,追逐期望。